第二届含氟温室气体论坛
——履行《基加利修正案》的科学与技术
会议日程
2023年9月19日9:00-18:00
北京大学环境大楼多功能报告厅
部分报告摘要
1.大气含氟温室气体监测分析标校技术研发和应用
主讲人:姚波
在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支持下,开发了大气含氟温室气体和ODS的无制冷剂低温预浓缩-GC/MS技术ODS5-Pro及环境浓度水平工作标气配制和标校技术,检测限约为0.1 ppt,精度为0.5~5%。 该技术已在我国背景、城市站点在线监测和背景、城市、企业园区等不同浓度水平及极地、珠峰等特殊环境的样品分析中得到应用。 2020年10月- 2021年11月期间,ODS5-Pro与Medusa-GC/MS在上甸子本底站开展比对监测,结果一致性较好,进一步利用示踪物比值相关法估算了中国ODS和4类含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及占全球排放量的比例。
2. 背景大气中ODS和HFCs连续自动监测规范化研究
主讲人:陈烨
为支撑我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工作,加强背景大气中ODS和HFCs监测能力,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在山东长岛大气背景站建设首套ODS和HFCs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为规范背景大气中ODS、HFCs等受控卤代化合物的连续自动监测,针对自动监测点位、系统技术要求、系统安装验收、系统运行要求、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了规范化研究,制定的技术规范应用于长岛大气背景点相关监测工作。
3. 我国南方大气主要ODS和含氟温室气体的季节变化和来源
主讲人: 张艳利
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对9种主要含氟温室气体HFCs开展了1年的高精度在线观测,对城市大气环境中HFCs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HFCs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全球本底,并且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利用后向轨迹和PSCF分析了大湾区HFCs的潜在排放源区,并基于多种示踪物比值方法对大气中HFCs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
4. 深圳市背景大气含氟温室气体在线监测及来源分析
主讲人:朱雷
深圳市含氟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深圳市尚缺乏含氟温室气体的长期连续原位监测。 已开展的含氟温室气体监测结果多基于罐采样和离线分析,且涵盖物种有限,无法用于深圳市含氟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反演,难以服务于深圳市含氟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 自2021年11月份起,基于ODS5-PRO在深圳西涌对部分含氟温室气体开展了连续在线监测。 数据表明,ODS5-PRO设备运行稳定,与北京上甸子的MEDUSA GC-MS结果可比性高。 深圳西涌站点能监测到某些物种的区域高值,部分时段与位于爱尔兰Mace Head观测的全球背景浓度一致。 NAME和FLEXPART模拟结果表明,西涌站点对于华南地区有较好的代表性。
5. 含氟温室气体标准气体的研制
主讲人:毕哲
为了保证各观测站点数据结果的可以比性和溯源性,有必要研制ODS标准气体并建立量传体系。 研究采用了质谱与红外光谱等多种分析方法对ODS原料进行了定性分析与纯度分析; 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瓶清洗与称量配制系统进行了气体混合与稀释,并对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研制了15组分ODS混合气体标准物质。
1. 汽车空调HFO-1234yf排放预测和环境影响
主讲人:张剑波
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背景下, HFO-1234yf由于具有极低的全球变暖潜势值和优良的制冷性能而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HFO-1234yf具有很高的大气活性,其降解产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介绍了HFO-1234yf在全球的消费趋势,反应产物的积累和可能的环境影响;汽车空调行业HFO-1234yf的未来排放预测和环境风险评估。
2. 《基加利修正案》管控要求及履约工作展望
主讲人:尚舒文
过去30多年来,我国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开展受控物质的淘汰和替代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目前,我国已接受《基加利修正案》,相关行业高度关注并积极准备《基加利修正案》下的HFCs削减工作。 我们应认真研究修正案管控要求,全面掌握HFCs生产和消费行业现状,构建适应HFCs履约的法律政策体系,提出符合国情和行业实际的HFCs削减战略,推动实现《基加利修正案》履约目标。
3. 汽车空调制冷剂替代路径的风险分析
主讲人:陈江平
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背景下, 汽车空调制冷剂替代迫在眉睫,但目前可供选择的几种制冷剂均有明显缺点:HFO1234yf泄漏后的大气分解物,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在高温环境下效率较低,R290的可燃性问题,以及SAE正在评估的几种新的HFO混合物,这些问题未来都可能成为行业的灾难。汽车电动化、集成化以及用车习惯的变化,需要制订新的标准来评估制冷剂替代物的环境效应。
4. 车用空调HFCs减排思路及建议
主讲人:马冬
我国已正式加入《基加利修正案》,车用空调行业作为我国HFCs主要使用行业,加强行业HFCs管控,对实现国际履约目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报告首先介绍车用空调HFCs发展及管控现状及机动车环境管理现状,分析我国车用空调HFCs减排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行业发展,提出未来减排思路及建议。
5. 汽车空调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
主讲人:任家宝
6. 中国新一代制冷剂的PG电子官网研发
主讲人:张建君
报告概要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在新一代低GWP值制冷剂探究开发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在品种PG电子官网方面,一些新的制冷剂或传热工质被发现,新型混合工质不断开发涌现;在制冷剂制备工艺PG电子官网方面,以突破新一代主流制冷剂的知识产权制约为目标,以HFO-1234yf为重点,催化剂技术为核心,开发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应用PG电子官网方面,上下游联合开发为模式,在家用空调以及电动汽车、液冷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报告最后对下一代制冷剂的发展作为展望,首次提出了第五代制冷剂的概念,即零ODP、低GWP、 非PFAS。
1. 基于反演研究含卤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与规律
主讲人: 方雪坤
含氟温室气体排放的精准定量是重要的研究主题,也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科学依据。开展反演研究是精准定量含氟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溯源结果能够补充和校验基于生产与消费数据和排放因子的清单结果。本报告将介绍反演溯源方法,包括大气观测数据、传输模型和反演算法,并基于反演评估含氟温室气体排放变化,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含氟温室气体的时空排放规律,并对含氟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提出展望。
2. 电解铝行业PFCs排放
主讲人:刘风琴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电解铝生产过程温室气体减排对生态环境保护、铝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及铝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报告详细总结了我国铝电解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和重要技术进步,详细论述了在每个历史时期各发展阶段铝电解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阐述了铝电解过程温室气体PFCs排放的机理,详细计算了我国铝电解工业温室气体PFCs的排放量,并提出了有效降低排放、阳极效应系数的方式和措施。我国铝电解工业电耗低,效应系数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指出未来技术进步的方向。
3. HFC-23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研究
主讲人:郑文茹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对所有缔约方控制副产三氟甲烷(HFC-23)排放和数据报送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支撑生态环境部对HFC-23排放的监督管理,针对HFC-23的产出、销毁、储存、使用、销售、进出口等活动的日常监测、计量和报送,开展全面深入的规范化研究,制定技术指南,并应用于贯彻落实《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的要求,规范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生产行业对副产HFC-23进行监测、计量和数据报送。
会务联系方式
陈子薇
电话:18817399161
E-mail: chenziwei1998@stu.pku.edu.cn
蔡鑫
电话:010-62757423
13811995058